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3.2 统计学方法
4 治疗结果
4.1 2组DVT发生率比较
4.2 2组术后1、14 d下肢大小腿周径差比较
4.3 2组术后1、14 d凝血功能比较
4.4 2组术后1、14 d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4.5 2组术后1、14 d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4.6 不良反应
5 讨论
文章摘要: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自拟冰黄散外敷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60例行骨科大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阿司匹林片、低分子肝素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冰黄散外敷治疗。观察比较2组DVT发生率、大小腿周径差、凝血功能[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为2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组下肢大、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2组下肢大、小腿周径差均较术后1 d缩小(P<0.05),且观察组周径值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组凝血功能指标D-D、PT、Fib、AP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2组D-D、PT、Fib、APTT水平较术后1 d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组CRP、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2组CRP、TNF-α、IL-6、TIL-8水平均较术后1 d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组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2组上述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术后1 d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冰黄散防治骨科大手术后DVT形成疗效显著,能降低DVT发生率,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3457/j.cnki.jncm.2021.24.027
论文分类号:R687;R543.6
文章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网址: http://www.zhgkzz.cn/qikandaodu/2021/1229/706.html
中华骨科杂志投稿 |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中华骨科杂志版面费 | 中华骨科杂志论文发表 | 中华骨科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华骨科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